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博物馆首页 / 博物馆概况 / 最新动态 / 学术研究 / 珍品赏析 / 展览活动 / 收藏理论 / 收藏知识 / 收藏视频 / 联系我们

        东康遗址石器质料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索


            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康遗址,是牡丹江流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处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址。经多年的工作与研究,考古工作者已将这类遗存命名为东康文化类型。该遗存自1963年发现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1964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进行第一次发掘①;1973年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联合进行第二次发掘②。两次发掘获得了大量文化遗物,其中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几件铁器③。
           
            黑龙江省博物馆所收藏的东康遗址的遗物,主要是1964年出土的。系统地研究东康遗址出土的文物,对研究东康类型文化的社会发展和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仅就石器部分,从岩石性角度出发,对当时人们生产生活中所用时期的质料、岩性、加工方法及其用途等方面,作些初步探索。
           
            自然界中的岩石,经人们利用各种方法加工成石器。这些加工称奇的岩石,必须具有一定的硬度⑤和韧性⑥而岩石按其成因、化学成分及生成环境不同,可划分为若干种类。对于各类岩石的物理性质,人们只有在生产生活中逐步认识,才能加工成不同用途的石器。通过对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1964年发掘出土的东康石器质料的鉴定,发现在石器种类和石材类别之间的搭配方面,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黑龙江省博物馆所藏东康石器约200余件,其中器形较为完整的约有70多件⑦,按其形态及用途分为石矛、石刀、石斧、石錛、石磨等。这里从岩性的角度,把东康遗址具有相同或相近岩性的石器,归为四个类型:第一类是由板岩、片岩⑧加工制作成的石器,主要有石刀、石镰、石矛、石铲、石簇等;第二类是由中酸性火山岩⑨制成的石器,主要有石锛、石凿等;第三类是由中酸性侵入岩⑩加工制成的石器,主要是石斧等;第四类是由沉积岩⑾中的粗沙岩⑿加工制成的石器,主要是石磨、石磨棒等。
           
            这里说的第一类板岩、片岩的岩性同其它岩石不同。板岩具有板状构造,由泥质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⒀经变质作用而形成。原岩基本上没有重结晶⒁或只有极少重结晶矿物,只是由于原岩脱水,而硬度增高。岩石外表呈致密隐晶质,矿物颗粒很细,呈黑色,表明硅质成分较多,肉眼难以鉴别。板岩属于区域性的变质岩,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板岩岩性较致密,常有密集的板劈理,呈特征的板状构造,板理面平滑而脆硬。板劈理是由于垂直压缩的方向普遍发育的片状或板状矿物,呈平行排列而形成的面理。由于矿物定向排列,因而在这个方向上的硬度较大,韧性也较强,而垂直于板理面方向的脆性则较大。当时人们经生产实践中的摸索,利用板岩的固有特性,沿板理面方向加工磨制成锋利的刃。
           
            片岩也是分布较广的区域变质岩类。其原岩类型复杂,多数是由超基性岩、基性岩、各种火山凝灰岩、含杂质的砂岩、泥灰岩或粘土岩,经低、中级变质后形成不同片岩类型。构成片岩的主要是云母、绿泥石、滑石、角闪石等片状或粒状矿物。同板岩类似,它的结构也具有一定片理化方向,在片理化方向上的具有一定的强度。总体来说,片岩比板岩粗糙。
           
            石矛和石簇都是狩獵工具,选用的岩石和加工方法都很近似。东康出土的石矛,从有代表性的两件来看,均为黑色板岩加工而成,加工工艺很精细。这种石矛扁平、带铤扁平面与板岩板理方向一致。通体磨制,铤部琢制后粗磨加工。石矛身部磨制较粗,刃部的刻制较细。石矛身部可见两组呈菱形斜交的磨痕。可见当时的加工方法已形成一套程序。石簇出土数量较多,磨制的较细致,也多为板岩或片岩制成,刃尖方向与片理化方向一致。
           
            东康出土的石刀比较多,制成石刀的岩石,大多为片岩。石刀行状各异,加工粗糙。这类石刀,均沿片岩的片理化方向磨制成刃。身部表面有结晶矿物突起,说明这是一个自然风化面,没经人工磨制;刃的突起部分为抗风化能力较强、硬度较大的矿物。当时人们利用自然界存在的这种板片状岩石,经简单粗磨成刃,即可成为石刀;石刀的刃部也较圆钝,不宜用做切割动物身体等类加工。我们在出土石刀的刃部发现一些圆滑的缺口,可能是在使用时留下的磨损痕迹,它不是一种硬性损伤。这种石刀均在接近刃部钻有一用来穿绳的小孔,显然刃部是受力点。在生产中,如果用手握在刀背上,绳穿过石刀孔,套在手腕部,横向切割物穗,这样解释,对于石刀刃部圆滑的磨损口,以及靠刃部的孔是比较合理的。片岩这种岩石的岩性,在片理化方向上有一定的韧性,但其结晶较粗,不适宜磨制锋利的刃,这种岩性特点决定了它的用途及适用范围。
           
            东康遗址出土的石镰,是农业生产中的典型石器。其中两件具有代表性。一件长弯,形制类似现在的镰刀。弓背、狐刃、前端尖、靠近弧形一端的刃部有一缺口(应为安柄或系绳用),通体磨制。原岩是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构造上具有板状构造。由于它胶结非常紧密,因而整体强度较大。另一件直刃弓背石镰,通体磨制,系黑色板岩加工制成。加工中也是沿板理化方向磨制成刃。
           
            石铲是东康遗址出土的独特石器。只发现一件,很完整,系板岩加工制成。外形象乒乓球拍,扁平面与板理化方向一致。除柄部外,其外圆部分均磨制成刃。由于板岩的物理特性,沿板理化方向具有一定韧性,垂直办理画面方向脆性较大,所以这种石铲不十分坚固。它的用途很可能用于挖掘松散沙土之类,或用于扬扬,类似今天额木铣,不适合挖坚实的泥土。
           
            第二类主要是由中酸性火山岩加工制成的石器。如东康遗址的石锛、石凿。制造这种石器所选用岩石,其二氧化碳含量大于60%。由于是浅成,基本上是隐晶质⒃,因而致密,硬度较大,适合磨制成锋利的刃口。它不象板岩、片岩那样具有板理化方向性,在自然界中,以不规则块状形态存在。
           
            制成石锛和石凿的岩石颜色较深,多为黑绿色。大多选用中酸性火山岩。在自然界中属于高硬度岩石。石锛形状类似今天用的铁锛。通体磨制的非常光滑细致,刃口很锋利,只有采用沾水细磨才能制成。从整体分析,用这种岩石制成的石锛、石凿所花费的工时,比用片岩加工的石刀,显然大的多。既然加工石锛如此费力,它必然是有某种特定的用途。东康遗址石锛的刃口上有一些很小的硬性损口,应该是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因为加工硬度较大的物体时形成的刃的损口,不会这样细小。
           
            第三类是有中酸性侵入岩制成的石器。东康遗址出土的石斧等石器,是用这一类岩石加工而成的。侵入岩是岩浆在地面以下较深处逐渐冷凝形成的。由于岩浆冷却速度较慢,常为结晶质,形成一种致密块状岩石。结晶矿物晶体互相咬合紧密,因而块状岩石个方向物理性质一样,没有方向性。结晶矿物大多为长石、石英,因而硬度较大。
           
            东康遗址出土的石斧,数量较多,通体细琢制,仅刃部磨制。横剖面大多为椭圆形。大多数石斧使用侵入岩加工制成,少数是由凝灰岩制成。侵入岩的特点是整体上比较坚固,其抵抗外来机械能力较强,因而使石斧适合用于砍、劈、砸等用途。
           
            第四类是由沉积岩中粗沙岩加工的石器。在自然界中由于长期风化剥削最后形成一些抗风化能力最强的砂子或铄石,空隙部分被胶结物充填,经固结压实等成岩作用而形成砂岩或铄岩。岩石沙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胶结物主要为硅质和钙质的细屑物质。胶结物部分由于其细小,容易脱落,而沙铄不容易脱落,这样就形成了这种凸凹不平的粗糙表面。这种粗糙面,恰恰适用于磨制谷物。
           
            应该说入侵岩是制作石磨盘的理想材料,因为它们比砂岩坚固耐用,象今天农村的石磨盘石碾子大都是用花岗岩这类侵入岩制成。也正因为它们硬度大,加工非常困难,今天是用钢凿加工的,在当时条件下,只能用岩石对岩石加工。所以当时人们只好选择了砂岩。
           
            东康遗址出土的石器,利用岩石种类较多,每类岩石又岩性各异。当时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根据不同用途,选用不同岩石性的岩石,加工成各种石器。虽然当时,人们不知道岩石的内部成分,但他们确实摸索出一套识别不同岩性岩石的经验。应该说这种经验是东康文化类型独特的一个方面。石器是一种易损工具,所以用来加工石器的岩石,在当时人们居住地附近,必须大量存在。一般来说,不可能去开山取石。根据区域地址资料,在东康遗址附近的二级阶地上⒄及河漫滩上⒅,遍布着上述归纳的几类岩石。它们大多是周围山上底层中的原岩,经风化剥蚀,洪水期冲下来,从而形成这一区域的铄石组合特征。
           
            根据东康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我们发现人们在早期铁器时代,仍大量普及使用石器。对不同岩性的岩石,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不同用途的石器。应该说这一时期东康遗址的主人,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不同岩石性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注释:
           
          ⑴ 黑龙江省博物馆:《东康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第3期。
           
          ⑵ 黑龙江省博物馆、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宁安县东康遗址第二次发掘记》,《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第3期。
           
          ⑶ 铁器残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鉴定为熟铁,出处同⑵。
           
          ⑸《地址辞典(二)》固体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矿物的硬度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地址上将硬度分为10级。
           
          ⑹ 是指岩石受外力时,虽变形而不易折断,是跟脆性相对而言的。
           
          ⑺ 本文着重点是出土的完整石器,对于采集的和不完整的石器仅作参考。
           
          ⑻⑼⑽⑿ 石器质料的鉴定仅限于肉眼和手镜,未作显微镜下鉴定,其中部分石器请黑龙江省地址科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地矿物局区调一大队的同志鉴定。
           
          ⑾ 地质上把岩石分为3大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⒀ 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地址辞典(而)》第178页。
           
          ⒁ 指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原岩中化学成分的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或原有矿物晶体由于重新生长而粒度变粗。这些基本上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不同于岩浆冷凝过程中的结晶作用《地址辞典(二)第213页。
           
          ⒂ 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划分岩浆岩类别的一个主要参数。
           
          ⒃ 岩石中矿物颗粒很细,不能用肉眼或放大镜看出。具隐晶质结构的岩石外貌呈致密状,脆性程度低,有韧性,常具有瓷撞断口。
           
          ⒄ 第四系上更新系统。
           
          ⒅ 第四系全新统。
           
           
           
                  黑龙江省博物馆
      最新动态
      ·黑龙江省博物馆第二届手工花灯评选颁奖仪式
      ·春节前夕省博慰问老虎团部队官兵再叙军民鱼水情
      ·“咱们的博物馆”寒假特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省博物馆新增一批恒温恒湿藏品柜
      ·黑龙江省博物馆2011年度十件大事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2011年度巡回展在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省博物馆举行黑龙江省博物馆联谊会
      ·省博物馆配备新型专业防护面具
      ·《齐白石 潘天寿 岭南三杰书画艺术特展》在山东博物馆拉开帷幕
      ·“黑龙江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珍品赏析
      梅花鹿生境
      东北虎生境
      湿地景观局部
      大马哈鱼洄游
      • 电话: 邮箱: QQ :
      •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64号
      Processed in 0.470(s)   20 queries